第五章 对话李斯

话说众人散去,逐客令仍尘埃未定,我要探探李斯的口风。

我:“李大人,逐客令掀起这么大的风波,方才众人议论此事,我见你欲言又止。‘树欲静而风不止’,你一定有了主意,为什么憋在心里,为何不趁此时,讲出来,大家一起参谋参谋?”

李斯:“季先生,我不过楚国上蔡的一名小吏。来到秦国,只为向吕相国求个舍人的差事而已。相国不嫌我出身卑贱,格外抬举,破例提拔我做了郎中。‘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’,我自然感激相国的知遇之恩,所以向秦王献计,趁秦国强盛、六国危弱的时机,灭诸侯,成帝业,一统天下。秦王不以我的计谋为无知,封我为长史,听从我的安排,赍持金玉,买通六国的诸侯,笼络六国的名士。不久,又升我为客卿。所以我认准秦国乃丈夫用武之地。”

我:“吕相国善于经营,积累了家财,他做了相国,知人善任,处理国政很有办法,让秦国变得更强大。”

李斯:“不仅如此,他还颇具文才,曾经聚集门客,编纂了《吕氏春秋》,这部书分为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相国对它很满意,曾派人将全书张贴在咸阳城门,有能增删一字者,便给予千金的奖赏。”

我:“相国被免了职,举家播迁蜀地。不说了,眼下,怎么应付逐客令才要紧。”

李斯:“我下了决心,这次除了向秦王上书,必无他法。解铃还须系铃人。”

我:“只能这样办了。我愿与先生联名上书。”

这天,李斯上书,秦王政下令:李斯入朝,六国客卿们陪同。

秦王政:李斯,你的上书寡人看了。他们对寡人说,你们对逐客令很有些议论。今天召你们入朝,有什么话你们尽可说出来,不必顾忌。”

李斯:“陛下,请宽恕臣下鲁钝无知,犯了天威。”

秦王政:“寡人看你奏疏写得气势不凡。‘太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’,议论精妙。你提到先祖缪公、孝公、惠王、昭王,提到由余、百里奚、蹇叔、丕豹、公孙支,还有那个被车裂的商鞅,身死魏国的张仪,白首入秦的范睢。秦国能有今天,离不开他们。说心里话,寡人想起很多旧事,想到相国,想到让寡人无比痛恨的嫪毐。寡人决定,相国、嫪毐虽罪在不赦,可他们的舍人无辜,有迁往蜀地、愿意再回咸阳,继续为秦国效力之人,朝廷愿意重新起用。

李斯:“陛下英明!”

秦王政:“所有六国客卿,自今日起,逐客令废止。今后,秦国非但不会再为难你们,只要你们帮助寡人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,秦国一定不会亏待你们,有功必赏,高官、厚禄,寡人绝不吝啬。”

六国客卿们:“陛下英明!”

逐客令的纷争,终于结束。李斯更加受到重用,他的计策,让秦国的战车极细压向六国,战争的烟云密布于六国的上空,这次,六国还有希望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