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镇化改革,不少农村人拼凑1个(自己)、2个(夫妻)、4个(自己、妻子、父母)甚至6个(自己、妻子、父母、岳父母)荷包,虽然只付了约30%的首付,可终于在城市能有一个窝,再难也觉得值。
可生活多磨难,哪里是有了房子就高枕无忧。譬如哪些房子上哪类学校,就由学校划片区决定,虽然政策上明文写有“就近上学”,可操作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,也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这样划、那样划。父母望子成龙心切,总想让孩子读上好学校。所以有了房子和房贷,还得为“学区房”犯难。
假如杜甫活在今日,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当然得改改才说得通: 安得学区房千万间,大庇天下父母俱欢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