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人想要做成一件事,最难的问题是起步艰难。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,人微言轻,没有人会听你的,做起事来指挥不动人,你的产品再好,无论怎么推销,也没人愿意相信,《论语》说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”、《资治通鉴》里的“分莫大于名”,其内涵是相同的。
古代起事造反,行动前得先写檄文,为造反的行为求得名义上的合法性,争取舆论的主动权,例如唐朝的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前,找到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,请他写下了著名的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,文采斐然,连武则天都拍手叫好。刘勰写成《文心雕龙》后,没人搭理他,刘勰找到沈约,有了名流沈约的推荐,《文心雕龙》才逐渐被世人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