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煜的词虽感人,可故国之思竟全是他自己

最近短视频广泛传播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:

破阵子·四十年来家国
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。凤阁龙楼连霄汉,玉树琼枝作烟萝,几曾识干戈?
一旦归为臣虏,沈腰潘鬓消磨。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,垂泪对宫娥

南唐尊李唐,立国39年,李煜是最后一任国主。《新五代史》记载“煜性骄侈,好声色,又喜浮图,为高谈,不恤政事[1],又猜忌韩熙载,导致韩熙载无用武之地(存世的《韩熙载夜宴图》,便是李煜监视韩熙载的力证)。在赵匡胤的兵锋之下,李煜“下令贬损制度”,“怏怏以国蹙为忧,日与臣下酣宴,愁思悲歌不已。”李煜最后被赵匡胤封违命侯,苟延残喘而已。

李煜在国破家亡时,仍留恋曾经的笙歌燕舞不已,感慨“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,垂泪对宫娥”,试问他有什么颜面面对“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”。


  1. 《新五代史·南唐世家》 ↩︎

失败的君王,也正是他的失败,造就了他在词作路上的成就。

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