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览 | ||
---|---|---|
总结 | 给智慧分层次 | |
材料阅读 | 《清史稿王国维传》 |
王国维,字静安,浙江人,他与梁启超、陈寅恪、赵元任雄踞清华国学研究院“四大导师”。王国维留过学,喝过洋墨水,会英文、德文,可他思想却不新,“以反经信古为己任”。王国维最后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,留下绝笔:“五十之年,只欠一死。经此事变,义无再辱。”《清史稿》为王国维立传,将他列在忠义篇,算是成全了他。
王国维很会写书,他在《人间词话》里曾总结做学问的三种境界:
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此第一境也。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此第二境也。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 处。”此第三境也。
在我看来,智慧也有三种境界:
-
趋利避害型。简单来说,懂得追求利益,绝大部分人停在这一层。
-
庖丁解牛式。《淮南子》里记载庖丁19年不磨刀,却光亮如新,他能找准骨头的缝隙,刀游走在虚实之间,游刃有余。这类人能看清事务本质,懂得从长远利益把握窍门,避免第一种境界的短视。
-
信仰式。抱有这层智慧的人,他们不再计较利害,甚至忘记了什么是利益,他们抛头颅、洒热血、横尸法场,他们“功成不必在我”,他们在成全世界里成全自己,如文天祥、谭嗣同等。他们所做的选择,不能被世俗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