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概览 | ||
---|---|---|
原文阅读 | 《盐铁论·本议第一》) |
汉昭帝时期,官方发起一场关于经济的大讨论,希望“问民间所疾苦”。参与人员是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官方和民间的读书人,争论的焦点,集中在“盐、铁、酒榷、均输”。这种能够听取民间建议的公开讨论,无疑是开明的。
儒家认为种田是本,商业是末,商业造成“就本者寡,趋末者众”的困局,希望取消“盐、铁、酒榷、均输”,注重农业,消减商业造成的“与民争利”、“贪鄙”。
而官方认为认为商业能够“通有无之用”,“盐、铁、酒榷、均输”能够“助边费”,无外乎增加收入的经济手段。
个人点评
儒家的主张,重点在于对象是个人(自己)还是面对群体,如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、“我欲仁,斯仁至矣”,为个人修行树立了很高的标准和有效指导,但论治理群体,大家都选择趋利避害,忙着填饱肚子,光靠道德约束很难奏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