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次琴台游记

嵇康绝奏广陵散,武穆遗书满江红。
​念奴揉丝歌复叹,钟期未遇误平生。

1 Like

@castleLordOfQueYue

第一感觉是用典:

嵇康

嵇康生在晋朝,幼年便成了孤儿,与阮籍、山涛,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,并称为“竹林七贤”。嵇康崇尚老子、庄子的清净无为,《晋书.嵇康传》里,山涛曾推举嵇康出来做官,他回应道“ 老子、庄周,吾之师也”,不愿与世浮沉。

钟会曾经去拜访嵇康,没有受到礼遇,怀恨在心,后来找到机会向司马昭说他的坏话,嵇康于是被加害,临刑前,3000多个学子前来,嵇康演奏了《广陵散》,用文人的态度向这个世界道别。

武穆

至今记得初中的时候读到《满江红》这首词,“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!”何等的气势。岳飞的悲叹,“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。年少不懂得时间的宝贵,当青丝变为白发,又该如何回首?

念奴(未完待续)

钟期

钟子期是汉阳人,他与伯牙相互引为知己,伯牙弹琴,钟子期听出弦外之音,如见高山、流水。天下俱是寂寞之人,试问谁不渴望遇见理解自己、欣赏自己的知音?即使怀才如王勃,在《滕王阁序》里也感慨知音难遇:

勃,三尺微命,一介书生。无路请缨,等终军之弱冠;有怀投笔,慕宗悫之长风。舍簪笏于百龄,奉晨昏于万里。非谢家之宝树,接孟氏之芳邻。他日趋庭,叨陪鲤对;今兹捧袂,喜托龙门。杨意不逢,抚凌云而自惜;钟期既遇,奏流水以何惭?

王勃才华横溢,不过忧郁了些。

知音难觅,有如嵇康,谱广陵却无传承。似武穆,若逢明主,大概又是另一番历史记录了。是人就希望被认可,需要有理解和支持的人。相较而言,伯牙已是幸运,有生之年尚可得知音。

嵇康与山涛还有一段托孤之缘,从这个角度来说,山巨源也算是他的知音了。只是政治上嵇康不愿意仕司马,才是他被司马氏针对,并最终死亡的原因。所谓竹林七贤,大概是开始不愿意为司马氏效劳的一个小团体的代称吧,只是他们七人名气较大。胳膊拧不过大腿,最后还是有人去司马氏做官了,也就有了为后世所知的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。

1 Like

@castleLordOfQueYue

​念奴揉丝歌复叹

请教下典故 :grinning:

念奴,玄宗歌姬也,安史之乱,再无知音,泯泯不知所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