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粕产业链结构
上游:大豆种植与压榨加工
-
主要生产国:巴西、美国和阿根廷是全球大豆的三大生产国,合计占全球产量的70%以上。(DFCFW PDF)
-
加工流程:大豆经过压榨,分离出豆油和豆粕。豆粕主要用于饲料,豆油则用于食用油和工业用途。(金十数据)
中游:饲料加工与流通
-
饲料用途:豆粕是高蛋白饲料的核心原料,广泛用于猪、禽、水产等养殖业。
-
其他用途:少量豆粕用于食品添加剂、化妆品和有机肥等领域。
下游:养殖业与终端消费
-
主要消费领域:养殖业是豆粕的主要消费领域,尤其是猪、禽和水产养殖。
-
终端产品:肉类、蛋类和水产品等通过食品加工进入消费者市场。
全球豆粕出口国概况(2023/24年度)
排名 | 国家 | 出口量(百万吨) | 全球市场份额 | 主要出口市场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阿根廷 | 约26 | ~40% | 欧盟、东南亚、中东 | |
2 | 美国 | 14.4 | ~22% | 菲律宾、墨西哥、加拿大等 | |
3 | 巴西 | 12–13 | ~20% | 欧洲、亚洲 | |
4 | 印度 | 2–3 | ~4% | 亚洲邻国、非洲 | |
5 | 其他国家 | 3–4 | ~6% | 区域性出口 |
-
阿根廷:长期以来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,拥有强大的压榨能力和成熟的出口体系。
-
美国:豆粕出口量持续增长,2023/24年度达到14.4百万吨,创历史新高,主要出口到菲律宾、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家。(U.S. Soybean Export Council)
-
巴西:在大豆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,豆粕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,主要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市场。
全球豆粕进口国概况(2023/24年度)
排名 | 国家/地区 | 进口量(百万吨) | 全球市场份额 | 主要来源国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欧盟 | 15–16 | ~25% | 阿根廷、巴西、美国 | |
2 | 印度尼西亚 | 4–5 | ~8% | 阿根廷、美国 | |
3 | 越南 | 3.5–4 | ~6% | 美国、阿根廷 | |
4 | 菲律宾 | 3.3–3.5 | ~5% | 美国、阿根廷 | |
5 | 泰国 | 2.5–3 | ~4% | 阿根廷、巴西 | |
6 | 墨西哥 | 2–2.5 | ~3% | 美国 | |
7 | 中国 | 1–2 | ~2% | 阿根廷、美国 | |
8 | 其他国家 | 10–12 | ~20% | 多元化来源 | (农业页面, DFCFW PDF, 和讯, 金十数据) |
-
欧盟:是全球最大的豆粕进口地区,主要用于畜禽饲料生产。
-
东南亚国家:如印度尼西亚、越南和菲律宾等,豆粕进口量持续增长,满足快速发展的养殖业需求。
-
中国:虽然是全球最大的豆粕消费国,但主要通过进口大豆后国内压榨生产豆粕,直接进口量相对较小。